- 研考科公告:協助推廣「健康臺灣深耕計畫」政策電子圖文說明資料事。
- 協助推廣「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政策電子圖文說明資料事。
- 協助推廣「三高防治888計畫」政策電子圖文說明資料事。
- 114年度大學校院在學學生暑期觀護實習甄試錄取名單
- 為防範外籍人士涉詐,協助推廣內政部警政署「外籍人 士反詐騙宣導簡報」中、英文版供參。
- 公告發還101偵緝443號案件具保人孔鴻志刑事保證金
- 公告發還110偵11307號案件具保人林千惠刑事保證金
- 公告發還94執11714號案件具保人陳國忠刑事保證金
- 公告發還92執3984號案件具保人曾鴻文刑事保證金
- 公告發還92執7686號案件具保人黃文榮刑事保證金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
活動特輯
-
114.04.24---「春暉心連心,雄檢傳馨情」—雄檢辦理 114 年度母親節受保護管束人公益關懷活動
「春暉心連心,雄檢傳馨情」雄檢辦理 114 年度母親節受保護管束人公益關懷活動五月是溫馨動人的感恩月,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為促進受保護管束人家庭的互動與支持能量,並提倡孝親情懷及行動,結合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高雄分會,於 114 年 4 月 24 日在本署第二辦公室舉辦母親節受保護管束人公益關懷活動。今日活動由本署檢察長黃元冠、更保高雄分會主委陳義成親自主持,主任檢察官余彬誠、主任觀護人陳素玉共同出席,邀請受保護管束人參與關懷活動。黃檢察長在活動中,藉由介紹母親節的由來,並結合我國多元文化對孝道的重視與感念,與在場受保護管束人分享「目蓮救母」的故事,從而引導參與者反思家庭關係與人生選擇,並勉勵大家凡事三思而後行,降低因衝動行為造成的風險。檢察長也表示,此次雄檢透過活動不僅展現對受保護管束人的人文關懷,也積極推動溫暖有感的柔性司法,期盼藉此傳達善意與希望,協助參與者在良好的家庭支持下繼續向前,邁向更美好的人生。接著由黃檢察長代表本署及陳主委致贈受保護管束人關懷禮盒,並安排千手藝術創作蔡曼霆老師,帶領受保護管束人親手創作充滿「心意」與「新意」的乾燥花束,期許其等於返家後,與家人聚在一起分享,向生命中的重要親人獻上花束,共度溫馨、感恩的母親節,並能在重建人生的過程,感受到社會關懷。
-
114.04.30---通識課程-「詐騙獲利,身陷囹圄」、「談破解投資詐騙手法」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辦理法治教育課程「詐騙獲利,身陷囹圄」、「談破解投資詐騙手法」 為增進緩起訴處分被告及緩刑受保護管束人法治觀念,本署於114年4月30日假第二辦公室一樓團輔教室舉辦法治教育課程,邀請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蔡信助副大隊長,以「詐騙獲利,身陷囹圄」、「談破解投資詐騙手法」課程,說明近來新的詐騙手法及如何破解等資訊。課程開始前,先由本署同仁播放打詐反毒影片,讓在場緩起訴處分被告暨緩刑受保護管束人深刻了解詐騙及毒品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建立民眾正確法治觀念。前段課程中講師以「詐騙獲利,身陷囹圄」為題說明,現今盛行網路購物,送到的商品不符廣告形容或預想的質感,詢問商家,回覆若只有「低買高賣」,不構成詐欺。這種低買高賣的情形,只要沒有傳達「客觀上的不實資訊」來造假(比如明明是仿冒品,卻標榜是××牌真品),而只有以「主觀評價」的宣傳吸引消費者(比如主張「材質舒適」、「涼感十足」),即使賣的是品質較差、質感較差的貨品,也不構成詐欺;謊稱產品內容,則構成「詐欺」與「廣告不實」,才有可能構成《刑法》第三三九條的「詐欺罪」。 「談破解投資詐騙手法」主題中,根據刑事警察局統計,2023年一整年民眾「被詐騙」金額累積高達88.78億元,創史上新高;內政部統計發現,詐騙案件發生數前3名,依序為「假投資」、「假網路拍賣」及「解除分期付款」,其中,「假投資」已連續三年蟬聯詐欺財產損害金額第一名。詐騙集團常用的手法,分成8大特色-「報酬率太高,高到不合理」、「從交友先取得信任,再推廣金融商品」、「告訴你投資創業不用出力,只需要出錢」、「找人頭加入就可以拿到高額佣金(龐式騙局) 」、「專門找缺錢想賺快錢,又沒有財經知識的人」、「公司很新成立不到2、3年」、「標榜低風險高利潤、買空賣空、穩賺不賠或破解後台等口號」、「利用你思辯力不集中急著要你下決定」。 想要破解詐騙,要確實做到「反詐五不」原則,不接陌生來電、不聽投資明牌、不點未知連結、不傳個人資料、不信可疑資訊,並做到冷靜、求證、撥打165專線,方可避免誤入詐騙集團所設的局。
-
114.04.23---主題課程-「論酗酒之危害」、「遠離酒精中毒的惡性循環」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辦理法治教育課程「論酗酒之危害」、「遠離酒精中毒的惡性循環」 為增進緩起訴被告暨緩刑受保護管束人法律須知,本署於114年4月23日假第二辦公室一樓團輔室辦理法治教育課程,邀請高雄市監理所苓雅監理站湯榮祥技佐擔任講師,為緩起訴處分被告暨緩刑受保護管束人講授飲酒過量定義、酒後駕駛行為的相關罰則,並說明酒癮所帶來的身心健康風險及預防方式,課程開始前由本署觀護佐理員簡介打擊詐欺暨反毒宣導作為暖身,提醒保護管束人識別最新詐騙手法避免上當,以及常見的毒品分級並認識新興毒品。有鑑於酒癮議題備受關注,講師先以飲酒過量風險為開場並播放兩段影片,由醫生說明酒癮所帶來的慢性精神病及罹癌風險,讓受保護管束人明白酒癮所帶來的疾病風險,講師提醒受保護管束人切莫飲酒過量。課程後段,講師向受保護管束人說明酒後駕駛罰則,建議受保護管束人如有飲酒行為須找代駕,保護自己及他人公共安全,避免觸法及發生不可逆的憾事。最後講師說明酒精成癮預防方式,可至身心科進行戒癮治療、戒酒藥物輔助治療及參與戒酒團體,透過醫療介入增加戒癮治療成功率,成功遠離酒癮惡性循環並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