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特輯
- 
                        
                                 114.10.15---主題課程-「保護令知多少?」、「家庭暴力防治與通報」 114.10.15---主題課程-「保護令知多少?」、「家庭暴力防治與通報」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辦理法治教育課程「保護令知多少?」、「家庭暴力防治與通報」為增進緩起訴處分被告及緩刑受保護管束人法治觀念,本署於114年10月15日假第二辦公室一樓團輔教室舉辦法治教育課程,邀請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警務員謝勝隆擔任講師,以「保護令知多少?」、「家庭暴力防治與通報」為主題,說明近年來家暴案件接二連三發生,不只會讓自己及家人身處於危險之中,也可能讓自己及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受到創傷,甚至學習到以暴力處理問題,釀成更多悲劇。課程開始前,先由本署同仁播放打詐反毒影片,讓在場緩起訴處分被告暨緩刑受保護管束人深刻了解詐騙及毒品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建立民眾正確法治觀念。家庭暴力的侵害行為可包括了實際攻擊、傷害、虐待等直接實施暴力或在精神上威脅家庭成員。其涉及的成員可以指:配偶、前配偶、雙親、子女和繼親帶來的孩子、有血緣關係家人、同居伴侶、情侶關係。課程內容分為兩大主題,首先是「家庭暴力防治與通報」,各個家暴防治網絡單位對案件之瞭解猶如冰山一角,家暴案件具備高度複雜性,單一防治單位難以一窺家暴案件全貌,唯有通報案件,方能啟動整合性服務與保護,課程講師以自身經辦案件及社會新聞事件的案例作分享,並宣導113(諮商求助)、110(緊急狀況)、2716658(婦幼警察隊)及0800-013-999(男性關懷專線)電話,另提醒身旁親友如遇到家暴問題也可以適時協助,避免家庭暴力憾事發生。第二個主題為「保護令知多少?」,以流程圖表說明保護令處理程序,首先解說緊急保護令、暫時保護令、通常保護令三種民事保護令的差別,通常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以下,自核發時起生效【違反保護令罪—犯罪故意之調查】。保護令失效前,法院得依當事人或被害人之聲請撤銷、變更或延長之,每次延長期間為二年以下。 課程最後講師提醒家屬間的關心適時提醒就好,過多的叨念,反而適得其反,導致嚴重衝突! 親密關係-彼此間的任何付出是不求回報!緣起緣滅! 
- 
                        
                                 114.10.16---「中秋佳節聚一堂 雄檢串月情更濃」—114年度中秋節受保護管束人公益關懷活動 114.10.16---「中秋佳節聚一堂 雄檢串月情更濃」—114年度中秋節受保護管束人公益關懷活動「中秋佳節聚一堂 雄檢串月情更濃」114年度中秋節受保護管束人公益關懷活動中秋佳節雖已過去,團圓的喜悅與溫暖仍在心中延續。為讓受保護管束人感受社會的關懷與支持,高雄地方檢察署結合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高雄分會,於114年10月16日上午9時30分,在本署第二辦公室一樓團輔室舉辦「114年度中秋節受保護管束人公益關懷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傳遞司法保護的柔性力量。活動當日,由黃元冠檢察長、余彬誠主任檢察官、陳素玉主任觀護人,以及更生保護會高雄分會陳義成主任委員共同出席,除向與會的受保護管束人致以勉勵與祝福外,也期望大家能在節慶氛圍中獲得力量,延續團圓與希望的感受。黃檢察長在致詞時表示,中秋雖然過了,但每個月的月亮都還是會圓,代表著「重新開始」的契機,司法不僅是嚴肅的規範,也蘊含溫暖的人文關懷,同時勉勵在座的受保護管束人勇於修正過往,以積極態度迎向新生活,也感謝活動特別安排講師指導「串珠手環」課程,日常生活都是從小事做起,每件小事都是很重要的,藉由課程讓受保護管束人透過專注創作,舒緩壓力、沉澱心情、修生養性,並在作品完成的成就感中建立自信與正向能量,更保高雄分會陳主任委員亦強調,社會資源與支持始終存在,只要願意把握機會,就能一步步邁向更穩定的人生。此外,黃檢察長更親自致贈中秋關懷禮盒,鼓勵受保護管束人帶回與家人共享,藉由節慶的祝福增進親情互動,強化家庭支持力量。期盼在司法輔導之外,家庭的陪伴與社會的接納,能成為受保護管束人重新出發的重要助力。高雄地檢署選在中秋佳節後舉辦本次公益關懷活動,旨在傳達「關懷不止於節慶」的理念。未來,更將持續推動各項溫暖人心的方案,期待社會大眾給予更多理解與接納,協助受保護管束人順利復歸社會,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 
                        
                                 114.10.14---生命教育-酒駕專案生命教育課程 114.10.14---生命教育-酒駕專案生命教育課程高雄地方檢察署辦理酒駕專案生命教育課程 為提升緩起訴處分被告與緩刑受保護管束人對酒後駕駛與毒品危害駕駛的法律認知,本署於114年10月14日假高雄市殯葬管理處辦理酒駕專案之生命教育課程,特邀頤顥法律事務所劉冠宏律師講授課程,對個案進行相關法律觀念及行為責任的深度宣導,協助其深化反思,避免再犯。課程開始前,講師先進行反詐反毒宣導,提醒個案名下帳戶切勿出借或轉賣給詐騙集團,一旦被利用為詐騙工具,就會遭凍結,更有可能從被害人變成被告。接著說明何謂不能安全駕駛,只要駕駛人吐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酒精濃度達0.05毫克,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或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就視為不能安全駕駛,無論是否有實際的危險發生,都構成犯罪。酒駕與毒駕帶來的不只是法律責任,更可能奪走無辜性命,切勿心存僥倖。後段講師講述酒駕、毒駕後續可能面臨到的相關罰則包含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講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法律對酒駕、毒駕行為的相關懲罰,並以實際案例,讓個案清楚了解到僥倖行為後續須面臨到的風險與社會成本,守法是責任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講師期望透過今日於高雄市殯葬處進行生命教育課程,希望強化大家對於生命價值的重視,學習尊重他人,珍惜生命,一念之差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遠離危險行為,方能讓悲劇不再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