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課程-「家庭暴力防治法保護範圍及相關規定」、「家暴、兒虐、自殺處理流程」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8-07
- 資料點閱次數:26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辦理法治教育課程
「家庭暴力防治法保護範圍及相關規定」、「家暴、兒虐、自殺處理流程」
為強化緩起訴處分被告及緩刑受保護管束人之法治觀念,本署於114年7月23日假第二辦公室一樓團輔教室舉辦法治教育課程,本日課程主題為「家庭暴力防治法保護範圍及相關規定」及「家暴、兒虐、自殺處理流程」,特邀請社工師王嘉正擔任講師,期藉由講師的專業學識與工作背景等相關經驗分享,更易深化個案對家庭暴力事件及相關法規的認知。
講師以近期備受社會關注的新聞報導「土城家暴男砍殺妻、小姨子 新北地院裁定羈押禁見」導入課程主題,並輔以台大團隊的研究發現,向個案說明枕邊人施暴占台灣家暴案5成,且受害者從第一次遭遇暴力到鼓起勇氣求助,平均長達4.2年才通報。另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自109年至113年的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數逐年成長,其中以親密關係暴力為大宗,約占總通報案件數5成,且被害人仍以女性為主(約占7成)。接著介紹家暴防治法保護的對象與法源,並舉例說明家暴的行為態樣有肢體暴力、言語暴力、精神暴力以及金錢控制施暴等類型,讓個案對家暴行為具有更明確深入的認知。
課程中段,講師首先解說緊急保護令、暫時保護令、通常保護令三種民事保護令的差別。接著針對112年公布施行之家庭暴力防治法第7次修法內容重點,逐一向個案說明,包含同性姻親納入保護、強化家暴被害人保護措施、強化再犯預防措施、童年遭受家暴之成年被害人保護措施、尊重身心障礙表意權、教保人員責任通報、家暴防治在職教育增加目睹相關內容等7大面向。
課程後段,講師除以流程圖表向個案說明家暴處理流程外,更以曾在台灣六都圖書館預約近2000人,引發熱議的小林美希的作品《老公怎麼還不去死》一書與個案分享,書中探討日本婚姻中,女性在家庭、職場和伴侶關係中面臨的困境與壓力。這本書在日本和台灣都引起廣泛討論,並引發對婚姻制度、性別平等、家庭暴力等議題的思考,這本書也提醒讀者在婚姻關係中,應該要重視彼此的平等和尊重,共同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和諧的家庭。課程結束前,講師再分享佛教典籍中的小故事,提醒個案因福報相當,才能成為夫妻,並分享夫妻相處之道及建立四個共同:共同人生目標、共同興趣、共同生活話題、共同朋友。祝福大家都能婚姻幸福、家庭和睦,遠離家暴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