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回首頁

:::

通識課程-「詐騙獲利,身陷囹圄」、「談破解投資詐騙手法」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5-07
  • 資料點閱次數:6
通識課程-「詐騙獲利,身陷囹圄」、「談破解投資詐騙手法」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辦理法治教育課程
「詐騙獲利,身陷囹圄」、「談破解投資詐騙手法」

為增進緩起訴處分被告及緩刑受保護管束人法治觀念,本署於114年4月30日假第二辦公室一樓團輔教室舉辦法治教育課程,邀請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蔡信助副大隊長,以「詐騙獲利,身陷囹圄」、「談破解投資詐騙手法」課程,說明近來新的詐騙手法及如何破解等資訊。課程開始前,先由本署同仁播放打詐反毒影片,讓在場緩起訴處分被告暨緩刑受保護管束人深刻了解詐騙及毒品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建立民眾正確法治觀念。
前段課程中講師以「詐騙獲利,身陷囹圄」為題說明,現今盛行網路購物,送到的商品不符廣告形容或預想的質感,詢問商家,回覆若只有「低買高賣」,不構成詐欺。這種低買高賣的情形,只要沒有傳達「客觀上的不實資訊」來造假(比如明明是仿冒品,卻標榜是××牌真品),而只有以「主觀評價」的宣傳吸引消費者(比如主張「材質舒適」、「涼感十足」),即使賣的是品質較差、質感較差的貨品,也不構成詐欺;謊稱產品內容,則構成「詐欺」與「廣告不實」,才有可能構成《刑法》第三三九條的「詐欺罪」。

「談破解投資詐騙手法」主題中,根據刑事警察局統計,2023年一整年民眾「被詐騙」金額累積高達88.78億元,創史上新高;內政部統計發現,詐騙案件發生數前3名,依序為「假投資」、「假網路拍賣」及「解除分期付款」,其中,「假投資」已連續三年蟬聯詐欺財產損害金額第一名。詐騙集團常用的手法,分成8大特色-「報酬率太高,高到不合理」、「從交友先取得信任,再推廣金融商品」、「告訴你投資創業不用出力,只需要出錢」、「找人頭加入就可以拿到高額佣金(龐式騙局) 」、「專門找缺錢想賺快錢,又沒有財經知識的人」、「公司很新成立不到2、3年」、「標榜低風險高利潤、買空賣空、穩賺不賠或破解後台等口號」、「利用你思辯力不集中急著要你下決定」。

想要破解詐騙,要確實做到「反詐五不」原則,不接陌生來電、不聽投資明牌、不點未知連結、不傳個人資料、不信可疑資訊,並做到冷靜、求證、撥打165專線,方可避免誤入詐騙集團所設的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