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回首頁

:::

反詐騙宣導暨主題課程-「法律充電站」、「不吝付出,知足感恩,活出生命的態度」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7-18
  • 資料點閱次數:23
反詐騙宣導暨主題課程-「法律充電站」、「不吝付出,知足感恩,活出生命的態度」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辦理法治教育課程
「法律充電站」、「不吝付出,知足感恩,活出生命的態度」

台灣是法治國家,在社會中,家庭本應是安全、支持與理解的避風港。情緒則是每個人必須面對、覺察的課題,兩者皆有重要的關聯性,本署此次邀請王美懿社工師擔任講師,假第二辦公室一樓團輔室於114年7月9日以「法律充電站」、「不吝付出,知足感恩,活出生命的態度」為主題,講授對象為緩起訴被告及緩刑受保護管束人。
課程開始前,因近年詐騙案件仍日益猖獗,由本署佐理員播放打詐反毒影片加強向受保護管束人宣導新興的詐騙手法,並提醒遭遇詐騙時需洽詢相關事宜,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諮詢、檢舉或報案,並以實際案例讓在場緩起訴處分被告暨緩刑受保護管束人深刻了解詐騙及毒品充斥在我們生活中,隨著社會環境變遷,犯罪手法也與時精進,為因應逐漸組織化、國際化及智慧型的犯罪新趨勢,建立民眾正確法治觀念刻不容緩。
講師以本身工作中所接觸的家暴案件數拉開課程序幕,依逐年攀升的通報量,可看出高度的生活壓力難以紓解,引發報負想法而進而採取傷人行為、自殺的行為,甚至傷害他人演變成可怕的新聞事件,講師亦播放高雄城中城大火造成46死案的新聞影片帶入婚姻暴力問題,臺灣則於民國87年通過亞洲地區第一個家庭暴力防制法,然而這樣的安全網並非政府的責任,更需要大家有智慧的接納自己的負能量、調適壓力、管理及表達情緒,逐步往心理衛生的三個指標邁進,也就是幸福感、和諧、獨立自由。
講師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引導個案了解生活壓力成因及模式,以及壓力所帶來的身心及行為影響,應避免不當紓壓方法導致酒癮、毒癮或網路成癮行為,亦介紹酒駕、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相關重要規定,精神衛生法新修正法規,藉此講解精神疾病的界定及治療方法,認識精神疾病涉及之司法責任,期使個案面臨生活壓力時,能夠自我察覺及面對,學習情緒管理也就開始改變,勉勵個案儘早回歸正常生活。

回頁首